经得起检验的精品力作
解放书单:2024年12月22日,经党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1978—2012)(以下简称“《党史》三卷”)上册正式出版发行。为何选在这一天出版?这一册记述了哪些内容?
曲青山:2024年是改革开放46周年,也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1978年12月22日,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的日子。《党史》三卷上册在这一天出版,具有特殊的意义。
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编写方案,《党史》三卷主要反映自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前这34年的历史。《党史》三卷上册共分为12章,约42万字,收录图片36幅,全面记载了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历史。可以说,《党史》三卷上册的出版,无疑是党的历史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是全国党史界、理论界的一件大事、喜事。
解放书单:请简要介绍一下《党史》三卷上册编写的基本情况。
曲青山:编写《党史》三卷是党中央交办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早在2001年12月,胡锦涛同志曾就《党史》三卷编写的有关问题提出明确要求。2010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听取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汇报后指出:“要抓好第三卷初稿的撰写。”2013年9月和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作出重要指示,为《党史》三卷编写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史》三卷编写工作于2013年正式启动。根据中央批准的编写调整方案,《党史》三卷分为上、中、下三册,分期编写出版。在上册编写过程中,王沪宁同志、蔡奇同志、丁薛祥同志、栗战书同志、刘云山同志都提出重要指导意见。在征求意见和送审过程中,81位中央领导同志和已退出领导岗位的老同志、88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24家地方党史和文献部门以及许多党史专家学者认真审读书稿,提出许多宝贵意见。
《党史》三卷上册的编写出版,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亲切关怀与悉心指导的结果,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等中央有关部门及全国地方党史和文献部门关心、支持的结果,是众多党史界、理论界专家学者鼎力相助的结果。
解放书单: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编写《党史》三卷有何特殊意义?
曲青山:10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铸就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四座里程碑。一是建立中国共产党,二是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三是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史》三卷所记述的正是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段历史,意义十分重大。
编写《党史》三卷,是为党存史立传、续写红色家谱的需要。经过一代代党史人的不懈奋斗、接续奋斗,我们先后编写出版了一批有质量、有分量的党史基本著作,包括《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和《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简史》以及《中国共产党编年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等。这一系列权威党史著作构建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家谱,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多卷本最权威、最系统、最全面地反映了我们党的基本历史。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党的历史研究不断拓展深化,党的红色家谱就需要不断赓续。对于党史研究部门来说,编写好《党史》三卷,拿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力作,是我们的重要政治责任、神圣历史使命。
编写《党史》三卷,是落实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思想共识的需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和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进行科学总结和评价。编写《党史》三卷,就是要把第三个历史决议的主要精神和基本结论不折不扣地反映出来、体现出来,引导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会议、重要历史人物,科学认识和评价这一时期党的历史和经验。
编写《党史》三卷,是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编写《党史》三卷,就是要以丰富的史料、生动的实践、深刻的道理把新时期这段历史讲述出来,充分展现这段奋斗历程是何其艰辛、取得的成就是何其辉煌;以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编写《党史》三卷,是把握历史规律、启迪历史智慧的需要。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编写《党史》三卷,就是要通过对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理论探索、实践创造的史实梳理和经验总结,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改革开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为新时代研究和解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问题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相信《党史》三卷上册的出版,有助于干部群众从历史演进中获得应对风险挑战的智慧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制胜之道,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提升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扎实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著作展现五大特点
解放书单:《党史》三卷上册是继《党史》一卷、二卷后的又一力作,有哪些看点、创新点?
曲青山:一是坚持正本清源,注重固本培元,突出一个“正”字。《党史》三卷上册的编写始终坚持导向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遵循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决抵制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各种错误倾向和观点;始终坚持史料正。坚持依据权威文献、运用第一手史料,确保全书重要史实都有出处、重要数字都有来源、重大论断都有依据,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始终坚持观点正。注重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标对表,注意同党中央的最新重要文件精神对标对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这一时期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确保在重大判断、重大结论、重要评价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注重澄清和纠正社会上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
二是贯穿主题主线,把握主流本质,突出一个“脉”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贯穿我们党100多年奋斗历程的全部主题。《党史》三卷上册重点反映了我们党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中国开始推动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转变的历史进程,着重展现了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人民基本温饱问题,使国家和人民富裕起来的历史功绩。按照这一主脉,《党史》三卷上册浓墨重彩地反映这一时期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注意区分这一时期党史的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于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和丰富多彩的改革实践中取精用宏、举要治繁,并重点论述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战略部署及其成就贡献、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及其发展历程。
三是打通叙史、说理,兼具思想性和可读性,突出一个“合”字。一部好的史书,应当兼具思想性和可读性,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历史厚度,还有情感温度,使人愿意读下去,读起来又有收获。《党史》三卷上册的编写注意处理好叙史和说理的关系,力求做到点面的有效结合、史论的有机契合、情理的巧妙融合。在点面结合上,一方面采用大结构、广视域的历史宏观视角勾画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全景式呈现改革开放初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等各领域工作的新进展以及城市、农村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新气象;另一方面注意进行微观描摹,以特写镜头聚焦某个领域的改革探索、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某个政策的酝酿出台等,努力做到以小见大、言近旨远。在史论契合上,采用史论结合、夹叙夹议的手法,把基本的理论观点融于对历史的生动叙述之中,不仅尽量还原彼时彼地的真实情境,还按照“为什么发生”“怎么发生的”“有什么作用和影响”等逻辑思路进行分析论述,递进展开。这样既讲清历史的本然,又讲清历史的所以然;既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使材料和观点印证得比较贴切、记叙和评述融合得比较自然,增强叙史的说服力,以求达到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效果。在情理融合上,注意在写作中笔端常带感情、文字饱含张力,使历史中的事件有因有果、历史中的人物有血有肉,充分调动了文字的温度与力量。
四是潜心挖掘史料,回应时代关切,突出一个“新”字。《党史》三卷上册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新”的要求贯穿于书稿编写的始终。比如,采用新史料。编写组坚持把“用了多少档案”作为判断书稿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千方百计挖掘和运用大量新鲜史料、数据。书中首次公开了部分历史档案,包括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部分谈话记录,经济、外交等中央专题工作会议纪要,党代会和全会简报等。此外,还通过采访许多当事人,还原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又如,采用新视角。书中使用的有些材料虽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编写组拓展写作思路,以新视角解读旧材料,以新研究回答老问题,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再如,采用新观点。在深入研究新旧史料的基础上,站在时代高度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判断和评价提出了新的见解。
五是确保见人见事,力求文质兼备,体现一个“活”字。书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历史,必须充分反映那个时代鲜活的改革实践、活跃的改革群体以及充满活力的社会气象,在“活”字上做好文章。比如,内容活。为丰富历史的“血肉”,《党史》三卷上册着力呈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涌现出的大量鲜活事例和人物:既写了安徽小岗村的“红手印”,也写了深圳蛇口的“开山炮”;既写了拿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的章华妹,也写了让万向节跻身知名品牌产品行列的鲁冠球……通过对众多典型事例和人物的勾画描摹,一整幅展现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新风尚、人民新生活的历史画卷生动铺展开来。又如,写法活。《党史》三卷上册以直叙为主,穿插使用倒叙、插叙等方式,丰富了表达层次和形式。同时,力求呈现全面准确而又富有细节的历史原貌,以更细腻的笔触刻画时代的氛围、事件的始末和先进人物的事迹,使读者身临其境,走进可亲可感的改革开放年代。
解放书单: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上,《党史》三卷上册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曲青山:2024年2月,党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做好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党史观,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相信《党史》三卷上册的出版发行,对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全党全社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并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起到重要作用。
第一,为深入认识党的历史提供基本著作。《党史》三卷上册的出版发行进一步丰富了新时期党史基本著作的阵容,与《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简史》等通史类著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可以更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职业、不同岗位干部群众对于学习掌握党史正史的需要。
第二,为“五史”学习教育提供权威教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全社会加强包括改革开放史在内的“五史”的宣传教育。《党史》三卷上册是经党中央审定的、全景式深入展现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权威党史著作,为深入开展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宣传教育,进一步满足学术界和干部群众学习改革开放史的深层次、多样性需求,提供了一部新的权威教材。
第三,为弘扬党的伟大精神提供丰厚滋养。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地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党史》三卷上册将党的精神锻造史有机融入党史基本叙事中,将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等贯穿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投射到一个个人物的具体行动中,深入挖掘精神背后的历史和故事,使党的伟大精神呈现得更加鲜活生动,体现出更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特色。
第四,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参考借鉴。《党史》三卷上册通过对改革开放进程中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探索突破的如实记叙与评述,深刻揭示了改革的目的、性质、方向、原则等问题,系统总结了一系列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论。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已经吹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号角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党史》三卷上册,在深化对改革规律、改革方法论的认识和把握中坚持守正创新,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