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晋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医改动态
国家卫生健康委:让医疗志愿服务“常下乡、常在乡、常惠乡”
发布时间:2024/03/28     字体显示: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推进医疗志愿服务,守护群众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2018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号召开展“名医走基层 志愿服务行”的活动。2023年2月,成立了“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志愿服务总队,让医疗志愿服务能够做到常下乡、常在乡、常惠乡。“名医走基层 志愿服务行”开展以来,各地建成了多项志愿活动品牌,结合当地实际,为群众送去健康知识和健康服务,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万名医护走基层”是四川省设立的志愿活动品牌,活动开展一年以来,四川省举办志愿服务活动近万场,参与专家、志愿者4万余人次,直接惠及群众近200万人。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徐斌介绍,“万名医护走基层”组建“省总队、市(州)支队、志愿服务团队、志愿服务小分队”四级队伍。坚持“一结合、两并重、三包片”三大原则,即坚持自愿参与和社会倡导相结合,坚持支援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能力、直接为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并重,坚持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川和省级医疗机构包片区、市级医疗机构包市域、县级医疗机构包县域的原则。建立“专项保障、任务规划、监督考核、引导激励”四项制度,定期对活动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将志愿服务情况作为职称晋升、评先创优的参考依据。做好“四个衔接”,即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城乡融合发展、东西部对口帮扶、分级诊疗相衔接,依托志愿服务推动人员、技术下沉,促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提升基层群众健康素养

在保障基层群众医疗服务需求、提升基层群众健康素养方面,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探索。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朱烈滨介绍,近年来,江西全面落实巩固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保障边远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升基层群众健康素养。一是落实基本医疗有保障。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重点推进产权公有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应建尽建。采取巡诊、派驻等方式,实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动态清零。二是提升乡村健康服务供给。实施乡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建成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30家、基层特色科室300个。三是兜住健康乡村建设网底。落实村医多渠道补偿机制,2023年下达村医岗位补助及养老生活补贴8835万元。实施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并对录用人员落实编制保障。四是提升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大力实施“15+3”健康江西行动,开展健康中国省域样板区建设。

河南省于2014年启动“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并于2021年升级为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专项行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勇介绍,10年来,河南省各级医疗卫生人员为志愿服务行动做出了积极贡献,河南省的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省级带动,市县联动,大医引领,系统跟进”。一方面注重大医引领,以“头部示范”带动志愿服务全面开花,满足了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与省城大专家面对面咨询问诊的需求,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依托体系搭建,形成行业志愿服务“大部队”。于2018年成立覆盖省、市、县(区)的“健康中原行”志愿服务队,现有团队260支,队员8221人。以省级示范、地市跟进的形式,在各个县区开展“健康中原行”。据统计,近5年来,河南全省开展健康巡讲10.4万场,科普群众1.25亿人次,培训乡村医生、基层干部274.5万人次,培训家庭“明白人”1461万人次,发放科普读物、健康处方、实用工具等近4300万份,义诊群众1145万人次。

精准对接百姓需求

在各种形式的支援及帮扶工作中,如何精准对接百姓健康服务需求是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徐斌介绍了近年来四川省在精准对接百姓健康需求方面主要开展的三项工作。

一是注重防与治的结合,以全省欠发达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以及一些脱贫县为重点,每年统筹选派5000余名专家开展对口支援和组团式帮扶;选派二级以上医疗机构6000余名专科医生加入家庭医生团队;组织全科医生、乡村医生、临床医生共11万余人成立3万余个家庭医师团队。临床医师、健康医师等四师协同,对辖区居民实施红黄绿“三色”健康管理,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健康服务。

二是注重优质便捷,在持续优化408家互联网医院服务的基础上,四川省建成了互联网总医院,累计提供网络咨询752.8万人次,网络复诊578万人次,开具电子处方658.34万张。年底前,将全面建成省、市、县三级互联网总院和分院,实现互联网医院线上线下数据共享和业务无缝衔接,形成跨机构、跨区域互联互通格局。

三是注重“降本减负”。规范互认检验报告单模板、互认标识和质控标准,四川省内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医疗机构达到1191家,2023年互认785.59万例次,同比增长16.86%,为患者节约费用6.3亿元。

因地制宜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谈到,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儿童心理健康更需要关注,应从以下四方面因地制宜开展服务。

第一,加大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探索具有当地特色、容易被包括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在内的各年龄段人群接受的科普形式与途径。同时通过对当地与儿童青少年教育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持续扩大知识覆盖面,强化科普宣传触达的效果。

第二,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可以试点探索建设特色“心理友好校园”“心理友好乡村”,用丰富多彩的身心活动陪伴孩子在学校内外健康快乐成长,有效消除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与偏见、控制社交媒体依赖、减少校园欺凌,激励各方尤其是家长重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努力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第三,强化多方协同的服务网络。鼓励城市地区单位和社会组织主动与农村地区政府、学校等合作,建立跨部门、跨机构的心理健康服务联盟,以及城乡衔接的绿色就医通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开展分层进修和针对性短期培训。定期组织心理义诊等活动,提高对未成年人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第四,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帮助留守儿童家庭增加远程亲子互动的机会,开展重点关注儿童的远程动态心理状况监测与分析,以及在线会诊、培训等。

打印此页】【收藏此页】 
机构概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无障碍
本站由晋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ALL Right
地址:中国·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凤台西街2179号 邮政编码:048000 联系电话:0356-2024061
Copyright © 2016, wjw.jcgov.gov.cn 晋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网站地图
备案号:晋ICP备05001036号 网站标识码:1405000027